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宣恩县第一中学理念文化系统规划方案

宣恩县第一中学理念文化系统规划方案

2018年10月27日 17:22:02 访问量:12684

前 言 

湖北宣恩,山水名城,民族多元,乡风淳朴。宣恩一中肇始于1938年,时逢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秋,恒立教育兴国、育才报国之志,为国兴教初心不改,为民育才激情满怀。

点燃教育激情,追求教育梦想。宣恩一中人攻坚克难,肩挑重担。历经发展,汇聚文化。文以载道,传道解惑。教书育人,功在千秋。精诚团结,奋进不息。厚德长识,砺志笃行。春蚕精神,万世可风。学子励志,奋进有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响应经济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梦想的新渴望,同时更好地发挥一中对宣恩教育事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县委县政府决定择新址、建新校。2016年,学校顺利由青龙山路旧址迁入风景秀丽的教育中心,历经沧桑的一中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校发展,文化先行。文化是光荣历史的传承,也是引领发展的保障。本着与历史传统相契合,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宣恩一中对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进行了系统性地归纳、梳理、提炼、升华,形成了“立心、立品、立人”的“三立”学校主题文化。

北宋大儒胡瑗有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宣恩一中以“三立”文化为统领,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地传授文化知识,长此以往地充实师生生命,精益求精地塑造思想灵魂,坚定不移地完成教育使命。


第一部分  文化主题

1.定义:文化主题是学校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学校文化系统的灵魂。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文化主题:

“三立”文化——立心、立品、立人

3.阐释:

立心:“心”是人的知觉认识能力,是人的行为主宰(朱熹);心是人的伦理本能,是人的本质所在(陆九渊)。北宋张载曾在《张子全书》第十二卷《张子语录》中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论点。对宣恩一中来讲,立心就是要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学校关爱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学校办优质教育、育优秀人才的教育要求。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教育理想需要教育情怀,从而达成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就是要超越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尊奉教育的原旨和本真,坚信人类的理性和精神力量,终将能实现人们追求的理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心拥教育梦想,革新教育思路,创新教育模式,激活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关爱每个孩子,把理想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心怀理想,都能放飞希望。

立品:“品”指品质、品位、品牌,具有“众口相传、传出口碑”的文化深意。学校“立品”的目的就是要树立教育品质,形成品质教育。教育对品质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创设适合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基于此,学校着力推进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更有品质,让大众教育更有水平,让育人成绩更加卓越,让育人成果更加丰硕,让素质教育品牌更有个性。对学校来讲,要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能形成良好的形象、品牌、社会地位、正面评价,获得良好口碑,走上品牌发展新路;要牢记办学的使命,办符合社会公众需求的大众教育,能面向每一个孩子,让学校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学校。

立人:《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于教育,“立人”的内涵就是培养人的教育素养。培养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从而形成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生活素养、心理素养和人格素养等。这就要求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定“立人”思想,树立“立人”为本的教育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旨在为国家、社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坚定不移地让全体师生善修身、勤立身、做好人,让自己的综合素养得以提高,进而实现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三立”文化,要求每个教职员工都能具有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奋斗和努力。这种教育理想是指全校教师为实现“立心、立品、立人”而形成的高远理想——教育莘莘学子成人成才,进而追求教育的幸福,享受教育的成功。这种教育信念是指全校教师有为教育立心的信念,为学校立品的信念,为社会立人的信念。“三立”文化,要求人人都为教育品质而全力以赴,为打造宣恩一中教育品牌而贡献无穷智慧。这种教育品质指教育品位和质量,能指引教师关注品质课程,开展品质德育,进行品质管理,精于品质研修,进而畅享高品质的教育生活。“三立”文化,要求人人皆能提高自我教育素养,让自己能实现多元发展与全面发展。由此,宣恩一中才能以高远梦想为指引,聚文化之力,凝文化之魂,铸特色之品,促内涵发展。

 

第二部分  基本理念

一、学校精神

1.定义: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提炼的、全体成员认同的精神支柱,它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学校精神:

求真知     做真人

3.阐释:

求真知:“真知”, 即指对万事万物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求真知”,即为追求真理,要有科学精神,明白自然规律,懂得社会规范。一则要求全体师生要学习文化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智慧涵养,提高文化素养一则要求教师能授人以渔,让莘莘学子都能掌握求真知的方式、方法,能掌握住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理一则要求学生人人都能在求真知、求真理的道路上持之以恒,永不放弃。

做真人:“真人”,是大自然的化身,是天、地、万物和人的本然的“存在”。“做真人”,即指真诚的、真实的、无伪的、真正的人。一则要求人人做好本我,做好最原始的我,真诚无伪不做作,保持自己的天真本色和纯真性情一则要求人人要超越自我,了解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成为热爱自然的现代人一则要求师生能懂得做人的道理,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善于与人交往,成为受欢迎的人。

“求真知、做真人”,源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学校倡导的阳光、快乐、质朴、求真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作为对“三立”文化的纵深解读,学校精神能鞭策全体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传递文化知识,善于教人求真;引导学生潜心为学,好学乐学,获得真知,渐成真人。

二、校  训

1.定义:校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和导向作用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校训为:厚德长识  砺志笃行

3. 阐释:

厚德长识:“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知识因厚德而至善,全体师生要关注德行修炼,修养身心,立德立己,夯实道德品性。身为现代教师,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全面提高品德修为,真正成为优秀品德的播种者与传播者,能让更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身为现代学子,人人应关注品德塑造,力求言有规行有范,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识”即学识、见识,“长识”即指增长知识和见识,提高为学涵养,增强实践能力。学习求知是成就事业的根基,是完善德行的基石。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对于全体师生来讲,应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完善知识结构;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能立志求学,开阔视野,增加见识;能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高能力,增长能力。

砺志笃行:“砺”,本义是磨石,名词动用指磨砺、磨练。“志”,在说文解字中有“意志”的含义。“砺志”,指人生在世会遇到很多的磨砺与挫折,要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接受磨砺和锻炼。对教师来讲,要为实现远大目标和美好前途而意志坚定,坚持不懈,奋斗到底。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全面提高综合能力,能历经各种困难挫折,愈挫愈勇,弘毅自强。“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要求人人都要对事业、对学业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能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能专心进行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所学,能把知识和能力最终应用到实践之中。

“厚德长识、砺志笃行”,既是对学校原校训的继承和升华,体现了学校文化的传承性,也是文化主题“三立”文化的延伸,有机融入德育教育、砺志教育及实践教育,潜藏着对人格培养、意志磨砺及实践锻炼的重视,鞭策全体师生能实现全面发展。

三、校 风

1.定义: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校风:博文约礼   知行合一

3.阐释:

博文约礼:《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就要求师生广泛阅读,博观约取,博学于文,内丰涵养,力求文博气华,蕴含书卷之气。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师生要重视礼仪教育,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能以礼修身,以礼正行,以礼律己,以礼敬人,做一个文明守礼的现代人。尤其对于学生来讲,要遵守课堂纪律,讲求服饰仪表的大方得体,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要力行交往礼仪、集会礼仪、校内公共场所礼仪,进而全面提高文明礼仪修养。

知行合一:知者,知晓也;行者,行动也。知晓,即为了解、知道做事的方法与途径。行动,即为实实在在的做事,不纸上谈兵。“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对师生来讲,要正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以知行合一为追求全面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反复实践、验证“所学所知”,并从中反复强化、吸收,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师生唯有以行获知,以知促行,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能夯实为学根基,丰富文化学识,提高文化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做事能力、做人能力,进而化理想为行动,实现远大梦想。

“博文约礼、知行合一”是文化主题“三立”文化的具体落地,也对学校全员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其中,前者对师生提出了文化及礼仪方面的要求,要求人人都能文博气华,知书达礼。后者即关注文化知识与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逐渐实现知行合一,力求行知兼善。

四、教  风

1.定义:教风就是教师在师德修养、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教风:立人达己   各勉其能  

3.阐释:

立人达己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其首要任务是关怀人,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是一项需要信仰的事业,“立人达己”正是每个教职员工的教育信仰。“立人”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达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价值追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的工作就是立人达己,正确审视自己,研究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普育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以学广才,以学明志,以学立德,以学立人,能坚持教书育人,用优质服务育人;立足学生发展,行不言之教;关注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民主,启迪智慧人生。

各勉其能: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校汇聚众多的优秀教师,在教人求真之路上行以致远。这就需要每个教职员工都能生发对教育的热爱,都能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能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每个教师都要各勉其才能,各扬其所长,各戒其所短,全面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能够知难而进,勇挑教育重担,绽放教育精彩。能不断发展其能力,释放其能量,能真真正正“静下心教书,潜下心育人”,力求在教育教学中屡建新功,更有建树。激励学生要遵循兴趣和爱好,不断激发潜能,开发潜能,挖掘潜能,能实现自主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进而在为学路上享受成长和成功的快乐。

“立人达己、各勉其能”是“三立”文化在教风方面的具体体现,要求教师关注道德修养,以立人为基础,以达己为方向,不断生发内驱力,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育事业激发潜能,释放,呕心沥血,倾情奉献。

五、学  风

1.定义: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学风:修身养正   勤学致用

3.阐释:

修身养正:“修身”指修养身心,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这也是“厚德”的必然要求。《礼记·大学》曾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论点,要求人人能以修身为基础,处世立身。“养正”,出自《易经蒙卦彖辞》“蒙以养正,圣功也”,它要求学生要端正心性及行为,培养纯正的品质,坚守做人的正道,养成浩然的正气,不断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真善美的和谐境界。“养正”是进行“修身”的目标;“修身”是实现“养正”的途径。学生以此为追求必然实现“厚德”的目的。

勤学致用:“勤学”,指勤勉为学,勤学不倦,学无止境。宣恩人民勤劳质朴,努力实干,这笔精神财富也对学生起到深远影响。勤奋是学生从父辈身上承传的优良传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古语有“天道酬勤”的记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以勤勉为基,勤于学习,勤于提问,勤于思考,勤于创新,从不偷懒,从不懈怠,让勤勉不辍成为成功的基石。“致用”, 即学以致用。 “学”是“用”的基础和前提,“用”是“学”的目的和落脚点。对学生来讲,要扎扎实实地学,循序渐进地学,融会贯通地学习,举一反三地学,真正学懂、学通、学透、学精。要把学习的文化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真正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力争做到活学活用,知行合一。

“修身养正、勤学致用”是文化主题 “三立” 文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前者要求学生要关注品德修为,日日追求养正,后者要求学生勤学不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知行兼善。

 

第三部分  办学理念 

一、办学宗旨

1.定义:办学宗旨是理念的体现是学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它主要诠释了学校为人才的培养、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承担的具体义务。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办学宗旨:

以人为本,关怀生命成长

以责为,引领全面发展

3.阐释:

多年来,宣恩一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切切实实呵护莘莘学子的生命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关怀生命成长:顾明远教授曾说:“教育价值的本质即培养人、发展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历经教育实践和思考,宣恩一中全力以赴做有信仰的教育,办生命成长教育,坚信“关怀生命成长”是教育的核心内涵,将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成就人视为一种信仰。学校要坚持以生为本,视全体学生为教育主体,能面向人人,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的教育平台,为学生成人成才铺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走向成功。

以责为,引领全面发展:学校要办规范有特色的学校,育合格有特长的人才。学校必须坚定责任意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承担起为社会输出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此,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追求教育现代化,重视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育创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向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完善”的完美境界发展。

二、发展愿景

1.定义:发展愿景描绘的是学校的未来发展蓝图,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望。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发展愿景:

素质教育示范  大众教育立品

3.阐释:

素质教育示范: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宣恩县第一中学深深地扎根于宣恩,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指导,以“三立” 文化为主题,追求素质教育示范的创建。这与学校所坚持的“立心”教育理想相契合,能指导学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广开渠道实施素质教育,明确全面育人的质量观,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让教师快速融入学校教育,让学校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均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学生都有适合的发展方向。

大众教育立品:大众教育是满足社会大众及每个普通家庭的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体的教育。学校弘扬“大众教育”的精神,持之以恒地面向大众办学校、做教育,让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让教育公平价值得以实现。因学校生源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定位、分层培养,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学生心态更阳光自信,身体更加强健,实现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除此之外,学校遵循办学规律,彰显办学特色,折射人文色彩和君子风度,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必要的精神尊重和教育善待,让更多孩子都能实现均衡发展、个性发展与综合发展,让学校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成为大众教育品牌,并能生发无穷的品牌效应。如此,宣恩一中方能根植宣恩,传播智慧,面向大众兴教育。立心立品,立人立行,与时俱进立品牌。

三、培养目标

1.定义:培养目标是学校从办学实际出发,顺应国家和时代发展需要而确立的育人使命,体现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培养目标:

品学兼优、自信自强的风华学子

3.阐释:

品学兼优:即学生在品德及学习方面都非常优秀,体现了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此为目标,学校要求学生要关注品德修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逐渐养成清白、高洁、坚贞、纯洁的人格素养,不断具有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同时,学生还要以勤学为径,以乐学为基,以好学为要,让知识结构更加完善,让文化素养得以提高,让自己更加优秀。

自信自强:一代伟人毛主席曾在诗歌中写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融入了高度的自信和豪迈之气,对学生也起到教育引导作用,让人人都能拥有成长的自信,成才的自信学生心怀自信,挖掘内驱力,肯定自身价值,进而让自己更加乐观自信,更加自强不息。在成长过程中,学生要有敢于表达的自信,及时肯定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有善于沟通的自信,能主动与他人交往有敢于质疑的自信,能在课堂上大胆发问有敢于实践的自信,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风华学子:学校营造浓郁的“三立”文化氛围,要求学生心怀愉悦,潜心求知,博观约取,成为智慧丰盈的人;唤醒潜能,挖掘潜能,释放潜能,绽放才艺,成为才艺突出的人。如此,每个学生都能在唤醒、挖掘、释放潜能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学有智慧、艺有特长的文化人。

 

第四部分  治校理念

一、管理理念

1.定义:管理原则是指导学校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管理原则:

制度为基   发展为本    文化为魂  

3.阐释:

制度为基:制度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学校管理要以制度为基础,通过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渗透道德关切,规范师生言行,让全校师生能正确认识到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学校以制度为基,落实精细管理,注重工作细节,确保各项工作都能规范有序,进而逐渐走向规范管理、有序发展之路

发展为本:学校关注发展,力求以文化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逐渐实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管理与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校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重视管理的作用。对学校而言,应以管理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不断实现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为魂:学校文化的提炼与形成,能助推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崇尚文化管理,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健康人格。

学校管理以“制度为基、发展为本、文化为魂”为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逐渐形成校本管理的强大合力。

二、人才理念

1.定义:人才理念是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按照相关干部人事制度确立的用人原则。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人才理念:

为人善仁   为事善能   为政善治

  1. 阐释:

     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提出“上善若水”的观念,认为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就启迪学校教职员工能为人善仁,为事善能,为政善治。

为人善仁:“与人为善,仁善为人”,这对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启发引导意义。善为人之性,仁为人之尊。对教师来讲,要坚持与人为善,常怀善意,心怀仁慈,宽厚仁爱,仁义厚道,豁达大度,逐渐修炼成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仁者。

为事善能:有能就有位,有能促发展。学校是人才汇聚之所,要求人人皆能为事善能,都能成就最好的自己。每个人才都要立足岗位需求,全面发展自我的职业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研究能力,全面提高自我综合能力,做事追求完善,止于至善,为学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政善治:要求学校领导学习水文化,从政如水般净化污秽,洗涤污浊,善于治理学校,管理师生。学校领导管理层善于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规范师生的行为活动,以满足师生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管理的成效,收获教育服务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状态。

三、服务理念

1.定义:服务理念是学校践行服务宗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

2.宣恩县第一中学的服务理念:

言语暖心   行动耐心   细节精心

3.阐释:

言语暖心:教书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是一种服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以暖心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积极引导学生克服缺点,发挥长处。古语曾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这就说明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够感人,能够暖心,能够生发强烈的号召力与凝聚力,让全体学生能生发对学校的无限热爱。

行动耐心:耐心是教师的根本。它既是教师内在的心理素质,又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教师富有职业热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能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行为展现出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有耐心的行动,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把握学生的成长需要。

细节精心: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每个教育工作者要以“精心育人,服务成长”为目的,关注教育行为细节、教学行为细节、管理行为细节、学习行为细节以及日常行为细节,力求用精心服务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以用心用情的服务细节护佑学生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沐浴阳光竞相绽放精彩。

 

第五部分  宣言誓词 

一、学校宣言

立足宣恩,脚踏实地办教育

胸怀梦想,精准发力求发展。

广聚贤能,多元培训促教研;

搭建平台,引领教师建新功。

热爱学生,因材施教育栋梁

崇尚人本,关怀生命成长

二、教师誓词

以梦扬帆,为学生指明人生方向;

以爱为源,为学生播洒温暖阳光。

我们根植三尺讲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我们追求德艺双馨,让学生正心、修德、美行。

和学生在一起,我们共享幸福成长;

和学校在一起,我们共绽教育华光!

三、学生誓词

勇做追梦人,我们张开梦想翅膀;

乐做尊师人,我们热爱每位师长。

我们渴求真知,何惧书山学海?

我们誓做真人,哪怕山高路长!

我们是自信的一中学子

我们是自强的未来栋梁!

 

 

编辑:行政办公室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北省宣恩县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湖北省宣恩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省宣恩县教育城 鄂ICP备18028304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